大湾区大学筹建获进展 松山湖校区第一标段封顶******
中新社东莞1月6日电 (李映民 李纯)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第一标段6日全面封顶。这标志着该学校筹建工作迈入新阶段,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预计2023年完成教学区建设并投入使用。
大湾区大学是粤港澳大湾区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要素的重要平台,该大学将设置两个校区,总面积达2350亩,其中东莞松山湖校区总占地面积约256亩,总建筑面积约24.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2.34亿元人民币。此次全面封顶的松山湖校区第一标段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主要包括教学楼、宿舍楼、体育馆及食堂等。
此外,已于2022年8月开工的第二标段进展喜人,目前完成了基础工程和基坑工程施工,正全面推进主体工程建设,其中9号楼、12号楼将近封顶,总计完成约5万平方米。连同第一标段,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已完成主体结构约16万平方米,为学校办学申报和开办招生创造了良好条件。
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作为大湾区大学的启动校区,既是学校向社会亮相的重要名片,也是学校广泛吸纳英才、培养人才的重要承载地。(完)
共生共情共享,让文化遗产绽放璀璨光芒****** 文化遗产与我们共生于这个时代;我们共享着它的博大与优雅;跨越千百年,它承载的智慧与情感依然能让我们找到共情的地方——一个字、一封信,让我们找到民族的起点、情感的归宿;一尊鼎、一座城,让我们见证历史的变迁、时代的更迭。 “兄行,弟病,诸君幸为……”这是2000年前在行役戍边的哥哥写给老家弟弟的一封家书,今天的我们依然能从字里行间体会当事人的呼吸与情怀;川蜀小堆盲盒、金面具巧克力、语音棒棒糖等三星堆文创,带给文博铁粉无尽的快乐,三星堆已然成为一个掌握了流量密码的大IP;甲骨文和简化字的双标展示、3.6万多套道路窨井盖上的甲骨文字装饰等,让河南安阳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甲骨文元素……《工人日报》近期推出的《发光吧,文化遗产》系列报道,关注文化遗产如何在当代生活中活起来、火起来、发光发亮,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的故事,从三星堆到黄河文物、从陆上考古到水下考古等,完成了一场与文化遗产跨越时空的对话。 记得网上有人调侃走进博物馆看到文化遗产时发出的灵魂三问:“哪儿好看?”“值多少钱?”“有啥用?”调侃之外,这也透露出今天的人们试图与文化遗产发生情感共鸣、生活互动、文化呼应的朴素愿望。如何让更多文化遗产能够在新的时代活起来、火起来,如何让沉睡在书本里、保管箱里的文化遗产“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我们欣喜地看到,各地文化遗产保护一步步推进。重庆母城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貌,成为网红打卡点;简牍跨越千年,仍然能够让今天的我们真切感受到当年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及其日常生活片段;文物保护工作辛苦,却依然有一代代人心向往之,随着科技的发展,3D打印、数字建模、生物涂层等高科技手段已经开始在文物及文化遗产保护中大展拳脚;更有周边文创产品,让年轻人蹲守抢购。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